清風偷閑一念間,飄然而至太白山。
由蓮花峰上行,不多時,便見一瀑布從山頂傾瀉而下,銀光白練,高約百米。下匯小潭,又有人工堆砌石階五六層,寬十數(shù)米,那潭水由石階平流而下,似綢緞一般,細膩而絲絲盡顯。
山中有名曰三國之古棧道,實為今人修筑,卻仍依著山壁而建,險峻莫常。棧道下方,年代稍長的舊棧道并未拆除,望之更窄更險,古人小心翼翼、艱難行進的模樣若隱若現(xiàn)。
有山壁黑如炭,如同“潑墨”,傳為詩仙李白暢游到此,豪飲泉酒,揮筆盡抒情意,山由此而被墨染,留名至今。世外桃源,谷水悠悠,于一青石長坐,閉目調(diào)息,山之秀氣,水之清氣,淺淺入心,滌蕩世俗之煩擾,滿滿的自然歡喜。
及至下板寺,已可見山巒逶迤,云霧纏繞,成團的白云懸在藍天之下,深綠的林木競相生長,好一個生機勃勃。腳下是山,也是曲曲折折、盤旋而上的木階。緩緩而前,被一片青綠包圍,聽鳥聲嘰嘰,聞淡淡花香,徜徉在這自然之林,好不快活。
愈向高處,遠處之山愈小,天愈藍愈凈,云愈白愈近,有萬物渺渺之感。拜仙臺處,云霧已然相接,不分彼此,天地相合,入境即聞琴音,由微入極,妙不可言。
再上不過兩刻,便至天圓地方,是謂之:南北分界嶺,秦嶺主峰地。此處已是周圍高點,秦嶺之風光一覽無余,而最奇的是那云。以山脊為界,南北之云經(jīng)緯分明,南邊的接天連地,濃密黑暗;北邊的卻天高云淡,清新明亮,好似陰陽兩界,生生是被這山給割開了,真是奇幻至極。行在山脊上,左手黑暗,右手光明,彼此對抗而和諧共生,自然在我心中矣。
夜宿小文公廟,是雙層通鋪,一間可納二十余人,不分男女。與幾游人談天說地,彼此輕松,十分暢快。處山水之間而自脫紅塵桎梏,旅行便有此義也。晚霞絢爛無比,萬千的云向它涌去,形成一條條色彩明麗的黃絲帶,漂浮在空中,像是在召喚著什么。
次日清晨早起,兩側(cè)友人已登山而去,出門卻是歡喜不禁。滿目的云,藍色的白色的交織在一起,好似潮水一般翻滾著向前涌去,如夢如幻,驚艷壯觀,仿若仙境。我心震動,天地之造化,自然之玄妙,能偶得一賞,實在是榮幸。
又觀東方漸亮,知必有日出,遂尋良處等待。其時風涼氣寒,冷冽入骨,云霧繞身,頗有仙人之感,甚是愉悅。天慢慢地亮起來,藍色的云海變成大片大片的棉花糖,一團一團的擠在一起。而東方的云全被染成了紅色,一個光點開始在云層中探出頭來,由紅入白,越來越亮,直到照亮了整個天空。山川開始顯現(xiàn),萬物迎來了新的一天。
久久愛戀這日出云海,仿佛幾千里的奔行就為了這一刻,待一相見,便知是值得了。
由小文公廟向前,繞過好幾座山,用掉六個多小時,便到了大爺海。這一路,所過之山皆為石山,所行之路皆為石路,有清風白云在側(cè),高山積雪映前,雖是不易,卻也笑然。大爺海之湖水清涼無限,以水潔面,冰冰爽爽,似能深入靈魂,貪坐冥想,為之一動。再向上,即至拔仙臺,太白山之最高峰,眾山依附,仙云裊裊,乾坤皆在眼前,宇宙只我一人也。
神游得夢,筑石臺以為念,返之。至天圓地方,那南北分界之處,云居然全跑到了北側(cè),遮天蔽日,卻不越山脊分毫;南側(cè)反是晴空萬里,真是奇哉!嘆哉!
開元4716年己亥年庚午月甲辰日記乙亥日事。
—— 如斯
|